提供专业的物料搬运起重设备解决方案
安全可靠、质量稳定、勇于创新、客户至上
手机:+86 13929139265
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详解
起重机械的参数,是表明起重机械工作性能的指标,也是设计的依据。在起重吊运作业中,这些参数又是选用各类起重设备的依据。
(一)起重量G
起重量G,是指被起升重物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或吨(t)。一般分为额定起重量、最大起重量、总起重量、有效起重量等。
1、额定起重量
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属具(如抓斗、电磁吸盘、平衡梁等)质量的总和。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如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等臂架型起重机,其额定起重量是随幅度变化的。其名义额定起重量,是指最小幅度时,起重机安全工作条件下允许提升的最大额定起重量,也称最大起重量。为了能表示几个幅度范围的起重量,有时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如15/10/7.5,表示额定起重量根据不同的幅度分为15吨、10吨、7.5吨三种。通常情况下所讲的起重量,都是指额定起重量。为了设计、制造系列标准化,国家制定了起重量系列标准。
2、总起重量
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物料,连同可分吊具和长期固定在起重机上的吊具或属具(包括吊钩、滑轮组、起重钢丝绳以及在臂架或起重小车以下的其他起吊物)的质量总和。
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根据幅度规定总起重量。
3、有效起重量
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物料的净质量。如带有可分吊具抓斗的起重机,允许抓斗抓取物料的质量就是有效起重量,抓斗与物料的质量之和则是额定起重量。
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根据幅度规定有效起重量。
(二)跨度S
桥架型起重机运行轨道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跨度,用字母S表示,单位为米(m)。电动桥式起重机的系列已有国家标准系列。
(三)轨距K
轨距也称轮距,按下列三种情况定义:
1对于小车,为小车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对于铁路起重机,为运行线路两钢轨头部下内侧16mm处的水平距离;
3、对于除铁路起重机之外的臂架型起重机,为轨道中心线或起重机行走轮踏面(或履
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四)基距B
基距也称轴距,是指沿纵向运动方向的起重机或小车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基距B
的测定与支承轮的布置有关。
(五)幅度L
起重机置于水平场地时,空载吊具垂直中心线至回转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幅度 ,单位为m。
幅度有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分。当臂架倾角最小或小车离起重机回转中心距离最大时,起重机幅度为最大幅度;反之为最小幅度。非旋转类型的臂架起重机的幅度是指吊具中心线至臂架后轴或其他典型轴线的距离。
(六)起重力距M
起重力距,以幅度与其相应的起吊物品重力的乘积表示。
(七)起重倾覆力矩
起重倾覆力矩,是指起吊物品重力G与其至倾覆线距离A的乘积。
(八)轮压P
轮压是指一个车轮转递到轨道或地面上的最大垂直载荷。按工况不同,分为工作轮压和非工作轮压。
(九)起升高度H和下降深度h
起升高度,是指起重机水平停机面或运行轨道至吊具允许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对吊钩或货叉,可算至它们的支承表面。对其他吊具,如抓斗等,应算至它们的最低点(闭合状态)。对于桥式起重机,应是空载置于水平场地上方,从地平面开始测定其起升高度。
某些起重机.吊具需要深人到运行轨道或地平面以下作业,应考虑下降深度。下降深度,是指吊具最低工作位置与起重机水平支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十)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也称工作速度,按起重机工作机构的不同分为多种。
1、起升(下降)速度
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额定载荷的垂直位移速度(m/min)
2、回转速度
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起重机转动部分的回转角速度(r/min)。
3、起重机(大车)运行速度
是指稳定运行状态下,起重机在水平路面或轨道上,带额定载荷的运行速度(m/min)。
4小车运行速度
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带额定载荷行驶的速度 (m/min)。
5、吊重行走速度
是指在坚硬地面上,起重机吊额定载荷平稳运行的速度(m/min) 其与起重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区别是运行的条件不同。
6、变幅速度
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吊臂挂最小额定载荷,在变幅平面内从最大幅度至最小幅度的水平位移平均速度(m/min)。
变幅速度有时也用变幅时间衡量,它是指吊起对应于最大幅度的起重量,从最大幅度至最小幅度所需的时间(min)。